官方api-server参数具体作用

官方kube-controller-manager 参数具体作用

官方kubelet参数具体作用

官方kubelet参数具体作用

以下调整是需要加入到集群中的,最后效果验证pod的迁移时间为11-16s

kube-controller-manager调整

配置路径:/etc/kubernetes/manifests/kube-controller-manager.yaml

- --node-monitor-period=2s . #在NodeController中同步节点状态的周期。默认5s

- --node-monitor-grace-period=10s #我们允许运行的节点在标记为不健康之前没有响应的时间。必须是kubeletnodeStatusUpdateFrequency的N倍,其中N表示允许kubelet发布节点状态的重试次数默认40s。

- --node-startup-grace-period=30s #我们允许启动节点在标记为不健康之前没有响应的时间。默认1m0s。(这个其实不需要调整因为是启动节点的时间,业务并没有要求启动时间)

- --pod-eviction-timeout=1m #删除失败节点上的pods的宽限期。默认5m 失败立即删除,但是其实我是修改的pod的yaml文件所以这里不需要修改

kube-apiserver调整

配置路径: /etc/kubernetes/manifests/kube-apiserve.yaml

最终判断驱逐时间的调整还是根据kube-apiserver的参数(这个也没有设置,因为设置了下边pod单独制定,精确到了namespace级别)

- --default-not-ready-toleration-seconds=60 指示notReady:NoExecute的容忍秒数,默认情况下添加到没有这种容忍的每个pod中。

- --default-unreachable-toleration-seconds=60 指示对不可到达的:NoExecute的容忍秒数,默认情况下添加到没有这种容忍的每个pod中。

- --enable-admission-plugins=NodeRestriction,PodSecurityPolicy,DefaultTolerationSeconds 默认容忍的秒数开启

如果在全局中不增加此参数,那就需要在pod中单独指定,一般不建议此项操作,但是我们暴力设置了,节点出现问题直接迁移
使用全局方式定义驱逐方式来决定node节点not ready状态pod的迁移,在应用商店部署的时候直接设置

tolerations:
      - key: node.kubernetes.io/not-ready
        effect: NoExecute
        tolerationSeconds: 0
      - key: node.kubernetes.io/unreachable
        operator: Exists
        effect: NoExecute
        tolerationSeconds: 0
kubelet调整

配置路径: /var/lib/kubectl/conf.yaml

指定的频率连续报告节点状态更新,其默认值为 10s。
指定kubelet多长时间向master发布一次节点状态。注意: 它必须与kube-controller中的nodeMonitorGracePeriod一起协调工作。(默认 10s)
node-status-update-frequency: 10s

测试关闭一个node节点,停掉kubelet,查看默认驱逐的时候为60s,如果不设置的话,默认官方5m才会驱逐pod

创建一个nginx的示例测试,并停掉kubelet服务,查看pod的驱逐1m的变化情况

通过watch -n 1 "kubectl get pod -n kube-system |grep xxx "

Logo

开源、云原生的融合云平台

更多推荐